厦门惠民网

标题: 杏林龙泉巷,你太低调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厦门集美    时间: 2019-8-30 22:52
标题: 杏林龙泉巷,你太低调了!
曾营龙泉巷,北起白泉水井,南至供奉妈祖和保生大帝的龙山宫与南浦路相接。
(, 下载次数: 41)
▲如今龙泉巷里商铺林立

这个低调得听起来有点陌生的地方,挖掘起来却宝藏遍地。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实力被严重低估的地方。
龙泉巷的四个第一
南洋通番第一渡:
北上通达八闽重镇灌口和县城同安,南下经古渡口乘船可通达厦门岛和世界各地,无数曾营人从这里下南洋到异国他乡谋生;
(, 下载次数: 46)

▲曾营旅缅华侨的身份证明
华侨办校第一家:
百年前,教育家曾广庇在这里首开华侨建校先河,已有远见设立男女学堂,便是今日省市名校曾营小学的前身;
(, 下载次数: 48)

▲现代雕塑艺术家曾竹韶为曾营小学百年校庆亲笔题字
杏林饮水第一泉:
甘甜的白泉井水养育了附近村民,到了19世纪60年代的杏林工业时代,更是周边工厂的饮用水来源;

安仁华侨第一巷:
时至今日,这里的番仔楼、闽南古厝、侨居依然遍地开放,这里的居民活得惬意、舒适,处处散发着一股老城区沉淀已久的魅力。
(, 下载次数: 55)

▲龙泉巷里侨居古厝遍地开花

龙泉巷有多好,三天两夜也说不完。

说起龙泉巷,必然要提到白泉水井,如今它就藏在杏南路中国银行门口与白泉市场西入口交汇处;
(, 下载次数: 49)

▲如今藏在杏南路下的白泉水井

虽然曾营村里水井众多,但唯有白泉水井长流不息的泉水养育着全体村民,早年那些背井离乡的游子在要离开故土时总要装上一瓶白泉水,怀揣一抔土才肯踏上远去的征程,以示饮水思源,不忘故乡。
(, 下载次数: 40)
▲龙泉巷的起点之一-白泉市场

一九五八年曾营村被辟为厦门市的杏林工业区,大片的土地、田园、海域被国家征用,白泉井更是发挥了它的最大功能。

由于当时自来水尚未普及且时常停断,白泉水井就成了最大的饮用水源,周边的纺织厂、玻璃厂的工人及杏林老城区的居民都得取该水井的水饮用,而且该井还是当时杏林豆干厂、酱油厂指定的供应水源,只有用该井的泉水才能酿造出好的酱油做出美味的豆腐豆干。
(, 下载次数: 38)
▲当年纺织厂的用水来源大量依赖白泉井

无论时隔多久,白泉井水那清甜的味道和懵懵懂懂的童年记忆,怕是在梦里都难以忘记吧。

龙泉巷里还有一座百年学堂-龙山学堂,108年前由爱国侨领大慈善家曾广庇带头出资并号召旅居缅甸的宗亲回乡创办,首开厦门地区华侨回乡办学的先河;

当时龙山学堂还配备操场、池塘,设施十分完善,分设男子和女子学堂,是百年前厦门少有的专门为女孩开办的学校;免费让本村和邻村的孩子来读书学习接受文化教育。
(, 下载次数: 49)
▲曾营小学前身,原龙山学堂(男校)外景

解放后为提高国人文化知识培养更多为新中国建设的人才,该学堂还作为夜校为成人举办扫盲班,白天作为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受到早期教育。
(, 下载次数: 48)
▲原龙山学堂现址已经做民居使用。
在杏林工业区大建设时期亦作为曾营小学的教学课堂,让那些随父母来参加建设工业区的孩子及邻村的孩子有地方读书,如今已做老年活动中心使用。
(, 下载次数: 49)
▲龙山学堂女子学堂现址,被作为老年活动中心。

曾广庇百年前办学的远见如今仍影响着无数曾营人,当年记载办学的公益古石碑今移至现曾营小学的广庇亭内。
(, 下载次数: 42)
▲曾营小学广庇亭内伫立当年办学古石碑

而如今,曾营小学在省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百多项荣誉称号。
宗祠宫殿彰显闽南文化
曾营村历史上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安仁里,统于明盛乡十四都。从族人开基至今已有着700多年历史,是厦门著名侨乡之一。

位于龙泉巷今商检局围墙后靠村一侧,现古渡船头的那棵三百年的古树名木仍郁郁葱葱,树繁叶茂。
(, 下载次数: 53)
▲曾营村古渡口

这里是古时候曾营人奔向大海扬帆世界的起点,碧波拍岸,市井交易热闹非凡。

曾营村原是滨海村庄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村民靠海生活,敬畏自然,出发前必先来到龙山宫祭拜神明祈求平安和丰收。
(, 下载次数: 38)
▲曾营人供奉妈祖和保生大帝于龙山宫
多年的风雨沧桑让曾经辉煌无限的龙山宫稍显破败,已于今年4月推倒重新整修中。
(, 下载次数: 37)
曾氏大祠堂历史悠久,其祠堂祖庙始建年份已有几百年。
在解放初期,这些祠堂宫庙曾作为解放军的驻防营地;顶祖厝还曾经作为杏林工业区及居民的粮店,服务着全杏林人民的吃饭问题,也是当时杏林公社各乡村粮食的收购仓库和场所.

爱国华侨旧居遍布龙泉巷
和龙山宫一样安居一隅默默守护曾营村民的还有这些遍地开花的侨居、闽南古厝和祠堂宗庙。


(, 下载次数: 47)
龙泉巷272号,是旅缅爱国人士曾冠英的旧居,具有东南亚风貌的两层洋楼,泥塑墙雕,彩色玻璃窗百页窗木楼梯中西结合,构造独特;
(, 下载次数: 35)
▲爱国人士曾冠英的旧居-番仔楼

现代雕塑艺术家曾竹韶故居,闽南古民居建筑,双落座燕尾脊古香古色;
(, 下载次数: 42)
▲悦读极美行动走访曾竹韶故居

曾上苑故居,他是著名爱国华侨、民族工商业巨子。为了百年前厦门的繁荣,他致富后不忘桑梓,1919年携巨资回厦门鼓浪屿定居,投资银行业、电灯公司、自来水公司等。

曾广庇的百年私宅也坐落于此。典型的闽南民居建筑,雕梁画栋、泥塑砖雕、水井厕所一应俱全。
(, 下载次数: 38)
▲曾广庇故居百年大厝,曾是杏林电视台开播画面。

出了左侧南门还有一座私塾学堂,这是曾营村目前保留较完整的明清古大厝之一。

侨居古厝年久失修现状堪忧

如今这些曾经极具历史底蕴的侨居古厝大多被当地居民私用,曾经精美的石雕和艺术创作禁不住沧桑岁月打击,破壁残垣不断、杂草丛生,让人唏嘘不已。
(, 下载次数: 41)
▲曾广庇故居的部分石雕已经被破坏

龙泉巷改造建议

民建厦门市委理论与会史研究会副会长黄坚定建议:以白泉为端,南浦为末;以华侨文化园为中心,以华侨名人名居、古渡遗址、信仰信俗场所为点;打造一条1500米连贯成线,“留住乡愁记忆、弘扬华侨文化、展示人文集美”的华侨文化名巷。
(, 下载次数: 36)

(▲华侨文化名巷概念图/黄坚定供图)

这些历经风雨洗礼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栖息着一代侨领的灵魂,也传承着曾营人的血脉和精神并将延续下去。

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历史,需要我们一起守护。
(, 下载次数: 42)
▲曾炳川向我们指示龙山学堂现址






欢迎光临 厦门惠民网 (http://xm6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